本文目錄一覽:
求教這是什么植物?
裂葉長壽花(學名:Kalanchoe laciniata (L.) DC.),別名伽藍菜、羽葉長壽花、雞爪三假川連、小燈籠草、大還魂。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
木槿花 木槿花,是一種常見的庭院灌木花種,錦葵科木槿屬(Hibiscus syriacus L.)別名白槿花、櫚樹花、大碗花、籬障花、清明籬、白飯花、雞肉花、豬油花、朝開暮落花。木槿花色彩艷麗,是作自由式生長的花籬的極佳植物,適宜種植于道路兩旁、公園、庭院等處,可孤植、列植或片植。
蠟梅(拉丁學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Flora of China》),英文名:Winter Sweet,中文別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常叢生。
扛板歸,年生蔓性草本,全體無毛。莖攀援,有縱棱,棱上有稀疏的倒生鉤刺,多分枝,綠色,有時帶紅色,又叫老虎辭。短穗狀花序項生或生于上部葉腋,兩性花;花小,多數,具苞,苞片圓形,花被白色或淡紅色,5裂,裂片卵形,果時增大,肉質,變為深藍色;雄蕊8;花柱3叉狀。
長春花,學名: Catharanthus roseus,別名日日春、日日草、日日新、三萬花、四時春、時鐘花、雁來紅,是夾竹桃科長春花屬植物。
月橘,別稱七里香、九里香、十里香、千里香、萬里香、滿山香、九秋香、九樹香、千只眼、千只眼跌打、千枝葉、臭千只眼、小萬年青、青木香、四季香、四時橘、石柃、石芬等,為蕓香科九里香屬植物。
這是什么植物
萱草(學名:Hemerocallis fulva)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根狀莖和粗壯的紡錘形肉質根。萱草別名眾多,有“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英文中稱萱草為“虎百合”(Tiger Lily,這也是卷丹的英文名)。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golden needle)。
南天竹,別名:南天竺,紅杷子,天燭子,紅枸子,鉆石黃,天竹,蘭竹;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屬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國南方常見的木本花卉種類。由于其植株優美,果實鮮艷,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常常出現在園林應用中。
狼尾蕨--- 狼尾蕨又名龍爪蕨、兔腳蕨,骨碎補科骨碎補屬植物。根莖裸露在外,肉質,粗約6-12厘米,表面貼伏著褐色鱗片與毛,如同兔腳。葉形優美,形態瀟灑,根狀莖和葉都具極高的觀賞價值,是非常流行的室內觀賞蕨類;也可以作為景觀植物配植于假山巖石邊。
黃葛樹 拉丁學名 Ficus virens Ait. var. sublanceolata (Miq.) Corner 別 稱 大葉榕、馬尾榕、黃槲樹、黃葛榕、保爺樹 黃葛樹樹高15-20m。板根延伸達十米外,支柱根形成對干,胸圍達3-5m。
別名迎春、黃素馨、金腰帶,落葉灌木叢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細長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紛披狀。3小葉復葉交互對生,葉卵形至矩圓形。花單生在去年生的枝條上,先于葉開放,有清香,金 *** ,外染紅暈,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后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
大白刺形態特征
1、大白刺是一種獨特的高大叢生灌木,其高度通常在0.5到5米之間,莖枝呈現出密集的分布。它們的枝條斜升或平臥,年輕的小枝尖端呈現出針刺狀,隨著年齡的增長,老枝的顏色會變為灰白色或棕褐色,直徑在4-8毫米之間。
2、大白刺這一物種展現出豐富的顏色和形態變化,過去的分類學家曾將其細分為如f. brunnescens Petrov和f. irregularis Petrov等不同的變型。葉色有灰綠色和綠色的區分,而新生枝葉則有被白柔毛和無毛的區別,這些特征表現出極高的不穩定性。基于這些觀察,我們認為無需進一步細分種下的等級。
3、多分枝,彎、平臥或開展;不孕枝先端刺針狀;嫩枝白色。葉在嫩枝上2-3(4)片簇生,寬倒披針形,長18-30毫米,寬6-8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漸窄成楔形,全緣,稀先端齒裂。花排列較密集。核果卵形,有時橢圓形,熟時深紅色,果汁玫瑰色,長8-12毫米,直徑6-9毫米。
4、葉子可以是對生、互生或簇生,單葉或者呈羽狀復葉。葉片通常有托葉,且花形多樣,既可能是輻射對稱,也可能是兩側對稱。它們的花有萼片4至5片,花瓣數量相同或稍多,雄蕊與花瓣數量一致或有2-3倍之多。花絲基部或中部常常有腺體,子房位于上方,有角或有翅,多為4-5室,每室有2至多個胚珠。
5、在植物界中,白刺屬是一個獨特且多元的家族,它包含了六個不同的物種。這些物種以其獨特的形態和生態特征而聞名。首先,編號為1的品種是泡泡刺,學名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其名字來源于其充滿氣泡狀果實的特征。
6、毛葉白刺是一種灌木植物,其生長高度通常在1到2米之間,枝條形態多樣,既有平臥的,也有偶見的直立狀態。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尤其是那些不結果實的枝條,其頂端呈現出刺針狀的特征,而新生的嫩枝則顯現出白 *** 澤。毛葉白刺的葉片生長密集,通常以2到3片簇生的方式呈現。
白刺的科屬是什么?
1、科屬探秘:白刺屬于蒺藜科,科名Zygophyllaceae,這個家族的植物通常在干旱環境中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更深入的了解:在白刺屬(Nitraria)中,它以其獨特的生態適應性和觀賞價值,在園藝和生態保護中占有重要地位。
2、白刺是蒺藜科白刺屬的灌木,分枝多而密集,呈叢生狀,具有很強固沙阻沙能力。分布于陜西、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 *** 、 *** 等地。白刺,中藥名。為蒺藜科白刺屬植物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的果實。具有健脾胃,滋補強壯,調經活血,催乳之功效。
3、白刺為蒺藜科、白刺屬匍匐性小灌木,俗稱地棗、地椹子、沙櫻桃等。葉互生,密生在嫩枝上,4~5簇生,倒卵狀長橢圓形,葉長1~2cm,先端鈍,基部斜楔形,全緣,表面灰綠色,背面淡綠色,肉質,被細絹毛,無葉柄,托葉早落。花序頂生,蝎尾狀聚傘花序,萼綠色,萼片三角形,花瓣黃白色。
4、這是白刺果 蒺藜科白刺屬的灌木,分枝多而密集,呈叢生狀,具有很強固沙阻沙能力。 白刺分布在亞洲中部沙漠地區的鹽漬土上,全世界共有8種,在我國分布了其中的5種,包括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亞白刺、齒葉白刺、泡泡刺、大白刺。
5、白刺屬蒺藜科的白刺屬,為多分枝的耐鹽喜潛水旱生低矮灌木,主要分布在亞洲中部沙漠地區的鹽漬土上,全世界共有8種,在我國分布了其中的5種,包括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亞白刺、齒葉白刺、泡泡刺、大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