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微觀經濟學題目怎么做?
1、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2、首先,我們需要判斷當前的生產要素比例是否實現了成本最小化。為此,我們需要計算邊際生產率(MP)以及邊際成本(MC)。邊際生產率是指生產要素增加一個單位時,產量增加的數量。
3、-5P= -10+5P 60=10P P=6 (均衡價格為6)Qd=Qs=50-5*6=20 (均衡數量為20)PS:當市場到達均衡時,市場上買和賣的價格為6,且需求量等于供給量。
4、由于完全競爭的成本不變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是一條水平線,且相應的市場長期均衡價格是固定的,它等于單個廠商的最低的長期平均成本,所以,本題的市場的長期均衡價格固定為P=4。
微觀經濟學的一道計算題
1、此題中Mp1=TP1,MP2=TP2-TP1=30-10=20,MP3=TP3-TP2=70-30=40,MP4=TP4-TP3,以此類推,計算公式就是:Mp(n)=TP(n)-TP(n-1),其中n和n-1是指時期。
2、由總成本與固定成本的關系,總固定成本為75 平均總成本為:(75+14×5)÷5=29 邊際成本為總成本對產量的導數。
3、第二問,價格=邊際成本,社會福利現最大化,即1000-10Q=100+10Q.Q=45。
4、按照完全競爭市場做。價格設為P(不隨產量變化而變化)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必須在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MR=MC)處生產,完全競爭市場因廠商是價格接受者,所以邊際收益等于價格(MR=P),所以就有P=MR=MC。
微觀經濟學計算題
1、總成本是800美元,固定成本是200美元,邊際成本是1美元,按照利潤極大化的原則,他應該選擇停止生產。利潤最大化是指經濟利潤的最大化,即在一定的生產技術和市場需求約束下,廠商實現利潤最大或虧損最小。
2、先算初始價格時的選擇:x=50,y=50,此時效用U=50,商品1價格變化后的選擇x‘=25,y=50,效用U=25√2。
3、計算出:L1=20/3 L2=60。當L1=20/3時,取最小利潤。當L2=60時,取最大利潤。所以要雇60小時勞工。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
4、微觀經濟學(“微觀”是希臘語“μικρο”) 微觀經濟學又稱微觀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以單一經濟單位(單一生產者、單一消費者和單一市場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
微觀經濟學問題,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已知某廠商的產量是500單位,總...
1、完全競爭500/500=1為價格 價格等于邊際成本,收益最大,還不能抵消可變成本。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后開始增加。
2、總成本是800美元,固定成本是200美元,邊際成本是1美元,按照利潤極大化的原則,他應該選擇停止生產。利潤最大化是指經濟利潤的最大化,即在一定的生產技術和市場需求約束下,廠商實現利潤最大或虧損最小。
3、解釋:一定要記住一點,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MR=MC,跟AC無關。
微觀經濟學計算題?
這道題目是一個簡單的微觀經濟學彈性計算題目,需要用到價格彈性公式。已知電視機的收入彈性(ed)為2,這說明當電視機價格上漲1%時,需求量下降2%。
第二問,價格=邊際成本,社會福利現最大化,即1000-10Q=100+10Q.Q=45。
計算出:L1=20/3 L2=60。當L1=20/3時,取最小利潤。當L2=60時,取最大利潤。所以要雇60小時勞工。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
微觀經濟學計算題如果一個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為u(x1,x2)=x1x24,已知預算線為p1x1+p2x2=m,那么,他在商品2上的花費占他收入的比例是多少?并且求出最優選擇。
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微觀經濟學內容廣泛,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市場剛性和微觀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