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古詩鑒賞
- 2、語文古詩
- 3、登樂游原原文_翻譯及賞析
- 4、登樂游原古詩及意思解釋
- 5、靜愛孤云閑愛僧的意思
- 6、杜牧:登樂游原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古詩鑒賞
1、這首詩表達了杜牧想出守外郡為國出力,又不忍離京的忠君愛國之情。以登樂游原起興,以望昭陵戛止。熱愛祖國,追懷盛世之情自在,為國捐軀,抱負未能施展之意自見。通過這首詩,杜牧表現了對朝政的無言諷刺。《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作者:杜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2、詩句雖然只是以登樂游原起興,說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寫一字,但其對祖國的熱愛,對盛世的追懷,對自己無所施展的悲憤,無不包括在內。寫得既深刻,又簡煉;既沉郁,又含蓄,真所謂“稱名也小,取類也大”。
3、在唐代七言絕句中,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游原》采用的是興體寫法,這種手法被稱作“托事于物”,使得詩歌富有深意。這是一首言辭之間寓含哲理,言辭已盡而意境豐富的佳作。杜牧不僅文學造詣深厚,且兼具政治和軍事才能,渴望為國效力。
4、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標簽: 愛國 詩 情感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譯文 太平時閑游有趣卻是無能,閑愛天上孤云安靜愛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吳興上任,樂游原上再望望風雨昭陵。
5、在唐代七言絕句中,興體作品相對較少,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游原》卻以“托事于物”的手法,展現了他的愛國之情,堪稱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佳作。
語文古詩
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雜說送張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2、《賦得古原草送別》作者:唐代白居易 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翻譯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
3、有用的生活小能手 1 分鐘前 · 旅行不止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態度。 關注 70首小學必背古詩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都在這里了,打印出來給孩子用起來。
登樂游原原文_翻譯及賞析
1、《樂游原》【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白話釋義: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2、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譯文:傍晚時分我心情不太好,獨自驅車登上了樂游原。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但遺憾的是已經臨近黃昏。
3、《登樂游原》的譯文 傍晚時分我心情不太好,獨自驅車登上了樂游原。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只不過已是黃昏。《登樂游原》的賞析 《登樂游原》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點明作者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李商隱這次驅車登古原,是為了排遣他此際的“向晚意不適”的情懷。
登樂游原古詩及意思解釋
《樂游原 / 登樂游原》譯文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樂游原 / 登樂游原》注釋 ⑴樂游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
譯文:傍晚時分我心情不太好,獨自驅車登上了樂游原。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但遺憾的是已經臨近黃昏。
【寓意】在一個接近晚上的黃昏,詩人覺得心情不舒暢,就來到樂游原看夕陽。看這首詩,知詩人修養。“向晚意不適”,既非“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也不“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只是驅車等古原,看夕陽圓圓的落下去,真美,這是真正的意不適,無有排遣,自己欣賞自然,自己欣賞自己。
譯文:傍晚時分我心情不太好,獨自驅車登上了樂游原。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只不過已是黃昏。賞析:“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
譯文 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駕車登上樂游原,心想把煩惱遣散。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終究短暫。今天到了傍晚時,我心中有些不愜意,于是就坐上馬車,到古時的樂游原上游玩。這時望見將要落山的太陽,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黃昏,不多時就要消滅了。
靜愛孤云閑愛僧的意思
“靜愛孤云閑愛僧”的意思是:閑愛天上孤云安靜愛山僧。“靜愛孤云閑愛僧”出自《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唐代詩人杜牧。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譯文:太平時閑游有趣卻是無能,閑愛天上孤云安靜愛山僧。
【解釋】徒然空有才華,不能在清平時世施展,我愛悠閑的孤云,我愛清靜的高僧,我將手持旌旗,漂游在浩淼的江海,在這離別長安的時刻,我登樂游原,眺望西邊的昭陵,最后一次眺望。消逝的輝煌。【解析】此詩用反語和自嘲的方式,諷刺統治者不重視人才。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譯文 太平時有閑情逸興,是無能之人;喜歡孤云悠閑,也喜歡和尚清靜。我想手擎旌麾,遠去江海的吳興;再登上樂游原,遙望太宗的昭陵。
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②。【注釋】①清時句:意謂當這清平句為之時,自己所以有此閑情。②昭陵:唐太宗的陵墓。【簡析】詩表達了作者想出守外郡為國出力,又不忍離京的忠君愛國之情。以登樂游原起興,以望昭陵戛止。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注釋] (1)詩題一作《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吳興:唐郡名,即今浙江省吳興縣,隋代改稱湖州。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高敞,唐時為登覽勝地,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南。(2)清平之時。味:指悠閑的興味。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游原》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賞析 在唐人七絕中,也和在整個古典詩歌中一樣,以賦、比二體寫成的作品較多,興而比或全屬興體的較少。
杜牧:登樂游原
唐代:杜牧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譯文」天空廣闊無邊鳥兒消失天際,古時的遺跡消失在這荒廢的樂游原里。想要報效祖國建功立業,那五陵的數目都在那蕭瑟而秋風中。「注釋」①樂游原:古地名,遺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內大雁塔東北,是當時有名的游覽勝地。
樂游原上游人多,重九登高樂如何。留戀夕陽無限好;寸陰難買莫蹉跎。杜牧的登樂游原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絕】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注釋 [1]樂游原:古地名,遺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內大雁塔東北,是當時有名的游覽勝地。
⑶ 古原:指樂游原。⑷ 近:快要。【白話譯文】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作品鑒賞】這首詩反映了作者的傷感情緒。當詩人為排遣“意不適”的情懷而登上樂游原時,看到了一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于是發乎感慨。
杜牧 登樂游原 《登樂游原》作者:杜牧 原文: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注釋:樂游原:古地名,遺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內大雁塔東北,是當時有名的游覽勝地。 澹澹:安靜,寂靜。 沒:消失。 銷沉:形跡消失、沉沒。
登樂游原 【唐】杜牧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注釋 [1]樂游原:古地名,遺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內大雁塔東北,是當時有名的游覽勝地。[2]澹澹:廣闊無邊的樣子。[3]沒:消失。[4]銷沉:形跡消失、沉沒。銷:同“消”,消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