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白礬的作用與功效白礬的簡介
1、白礬,中藥名。為硫酸鹽類礦物明礬石經(jīng)加工提煉制成。外用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之功效;內(nèi)服具有止血止瀉,祛除風痰之功效。外治用于濕疹,疥癬,脫肛,痔瘡,聤耳流膿。內(nèi)服用于久瀉不止,便血,崩漏,癲癇發(fā)狂。
2、固有抗菌、收斂的作用,可用做中藥。可用于蟲蛇咬傷、皮膚瘙癢、止痛、久瀉、腹瀉、疥瘡、濕疹。白礬溶液泡腳,可以治療腳的多汗癥和腳臭。
3、主要功效為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止血止瀉;清熱消痰.體虛胃弱及無濕熱痰火者忌服.白礬火煅除去結(jié)晶水則為枯礬。本品性寒味酸澀,歸肺,肝,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
4、白礬又稱明礬、枯礬,性寒,味酸,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止血止瀉、清熱消痰、收斂去膿的功效。白礬性味酸澀,寒,有微毒,可少量食用。故有抗菌作用、收斂作用等,可用做中藥。
5、子宮下垂等。白礬性味酸澀,寒,有微毒,可少量食用。故有抗菌作用、收斂作用等,可用做中藥。白礬磨碎泡水,10:90比率泡腳每周2次,可以治療腳氣。白礬用火燒化,碾碎成沫,涂抹在腋下可去除狐臭味(不能治療狐臭)。
6、白礬抗菌作用:對金 *** 葡萄球菌和變形桿菌有抑制作用(試管法)。
明礬起什么作用
1、明礬可以被用作一種凈水劑,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渾濁物。它的化學(xué)性質(zhì)使其可以與水中的雜質(zhì)發(fā)生反應(yīng),形成沉淀物,從而使水變得清澈透明。明礬在絮凝過程中的應(yīng)用 明礬也常用作絮凝劑,用于水處理和廢水處理過程中。
2、混凝作用:明礬可以與水中的懸浮物、渾濁物和有機物結(jié)合形成絮凝物,促使其沉淀下來。這樣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渾濁物,使水變得清澈透明。
3、明礬性寒味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中醫(yī)認為,明礬具有解毒殺蟲,爆濕止癢,止血止瀉,清熱消痰的功效。近年來的研究證實,明礬還具有抗菌,抗 *** 滴蟲等作用。
白礬的用法在生活中如何應(yīng)用
1、取明礬研粉裝入膠囊,每次1克,日服3次;或每日頓服1錢。亦可用棗泥850克,加入甘油500毫升,搗成泥膏狀后和入明礬粉500克,制成丸劑,每日頓服9克,孕婦減半。 兒童 以5%明礬糖漿口服,按年齡酌減。均于空腹時服。一般以10~30天為一療程。
2、. 明礬可用于治療鞘膜積液。與五倍子一起煎煮后,將陰囊放入藥液中浸泡,每日兩次,每次約30分鐘,持續(xù)治療直至癥狀消失。1 對于宮頸糜爛,可以使用枯礬粉、豬膽粉和滑石粉混合制成的蜜丸。
3、白礬還能用來保存藥片。白礬放進鐵鍋里炒干,將得到的白色粉末裝進紗布袋,和裝藥片的紙袋共同放進塑料袋,把袋口扎緊。白礬炒干后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因此能防止藥片受潮霉變。
初中化學(xué)明礬的作用
一些營養(yǎng)專家建議應(yīng)該盡量少吃含有明礬的食物。功效與作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外用),可用于疥瘡,濕疹,濕爛瘙癢,手足癬,聤耳流膿,瘡瘍腫毒,急慢性中耳炎流膿以及黃水瘡者。
明礬可以被用作一種凈水劑,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渾濁物。它的化學(xué)性質(zhì)使其可以與水中的雜質(zhì)發(fā)生反應(yīng),形成沉淀物,從而使水變得清澈透明。明礬在絮凝過程中的應(yīng)用 明礬也常用作絮凝劑,用于水處理和廢水處理過程中。
初中化學(xué)明礬的作用為:澄清水質(zhì)、去除異味、殺菌消毒、收斂毛孔、固定顏料。澄清水質(zhì) 明礬是一種優(yōu)秀的混凝劑,可以幫助澄清渾濁的水質(zhì)。
明礬的作用:明礬可以吸附水里懸浮的雜質(zhì),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礬是一種較好的凈水劑。
明礬在化學(xué)凈化水中的作用如下:混凝作用:明礬可以與水中的懸浮物、渾濁物和有機物結(jié)合形成絮凝物,促使其沉淀下來。這樣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渾濁物,使水變得清澈透明。
明礬性寒味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中醫(yī)認為,明礬具有解毒殺蟲,爆濕止癢,止血止瀉,清熱消痰的功效。近年來的研究證實,明礬還具有抗菌,抗 *** 滴蟲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