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疾首是什么意思
痛心疾首,這是一個源自于我國古代漢語的成語,其讀音為“tòng xīn jí shǒu”,這個成語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情感狀態,即對某件事情或某種錯誤感到極度痛恨與懊悔,達到了無法言喻的痛苦程度。
在《左傳·成公十三年》中,有這樣的記載:“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這里,“痛心疾首”形容了諸侯國君對于某件事情的痛恨之情,足見其表達的情感之深。
具體而言,成語中的“痛心”意指內心的極度痛苦,而“疾首”則形象地比喻為頭部如同遭受疾病般劇痛,整體而言,痛心疾首就是形容一個人因極度懊悔、悲痛而感到心情異常沉重。
痛心疾首還可以用來形容對于某種錯誤或不幸遭遇的極度痛恨和懊悔,在句子中,它既可作謂語,也可作狀語或補語,以增強表達的情感色彩。
與痛心疾首相近的成語有“深惡痛絕”和“捶胸頓足”,它們都表達了強烈的情感,而與之相對的成語則是“感恩戴德”,意味著對某人或某事心懷感激。
痛心疾首是一個富有表現力的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面對重大失誤或挫折時的極端痛苦與悔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