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廣州市番禺歷史故事
- 2、番禺區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平臺
- 3、里仁洞村的概況
廣州市番禺歷史故事
1、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囂、趙佗率軍南下,統一嶺南。任囂平定嶺南后,出任南海郡尉并在南海郡番禺縣內建城作為郡治,因處番山和禺山故起名為“番禺城”(史稱“任囂城”。
2、廣州地區(不完全是現在的廣州)歷史舊稱番禺,那是秦朝(秦始皇三十三年)前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囂、趙佗率軍南下,統一嶺南。
3、番禺大夫山,這個名稱背后蘊含著一段豐富的歷史故事。據傳,其得名源于山頂常被云霧繚繞,景色朦朧,故早期被稱為“大烏崗”。然而,這座山的真實起源與一位歷史人物緊密相連。陸賈,這位漢初的杰出思想家和政治家,因其卓越貢獻,成為了大夫山名字的象征。
番禺區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平臺
番禺區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平臺是一套高效、實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該平臺,集體經濟組織能夠實現對三資的全方位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確保集體資產的安全與增值。平臺在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資平臺是指三資監管平臺。三資監管是指通過各種渠道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進行監督、管理。三資監管平臺是通過互聯網 大數據 農村三資方式,把農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信息用電視、網站、APP、小程序、查詢機等形式公示公開出來,實現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信息化、制度化、規范化監督的管理模式。
中山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平臺是一個功能全面、特點突出的信息化平臺,對于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通過加強推廣和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和持續發展。
一是實際操作一下平臺操作界面上的各項功能,看一下里面“產改”的全部任務是否都有了,每項任務和每級設置的功能就齊全并正常使用。二是重點看成員身份認定、股權量化和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功能的設置,每項設置我們點擊進去后,是可以看到其是否按改革的程序和步驟進行了完整的多級設置。
分 農村集體“三資”是指農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 農村集體“三資”屬于村(組)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集體所有,是發展農村經濟和實現農民共同富常的重要物質基礎。
農村村集體三資信息監管平臺中的有憑證的掛賬核銷案例的步驟:核實掛賬憑證:農村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員首先需要核實掛賬憑證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確認掛賬金額的具體來源和用途等信息。編制核銷計劃:確認掛賬憑證真實有效后,需要編制核銷計劃,明確核銷的具體流程和程序。
里仁洞村的概況
1、里仁洞村位于南村鎮西部,村域面積1平方公里。里仁洞村在冊戶籍人口5486人,戶數2002戶。村集體年收入約為17456萬元,人均收入17304元。里仁洞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西向城市主干道興業大道、金山大道在村域穿過,南北向城市主干道番禺大道在村域穿過,西臨新光快速路和金山湖公園。
2、通過舊村改造,里仁洞村將打造成一個宜居宜游的田園綜合體。新建筑將采用現代化的設計理念,同時兼顧保護自然環境的需求。村莊的基礎設施也將得到完善,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此外,里仁洞村還將開發旅游資源,推出各種旅游活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
3、里仁洞村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的西部,與迎賓路、金山大道縱橫交錯距市橋、大石約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除去已征土地后只有1631畝,在冊人口1427戶5100人,外來人口約8850人。全村分為三部分,以迎賓路與金山大道為界,東、西區都以住宅區和部分商業區為主,南區則分為住宅區和工業區。
4、里仁洞村位于番周區南村鎮的西部,面積約1平方公里,目前已聚集淘寶網商600余家,快遞投送點20余個。商家租用民房作為辦公用房和倉庫,分散于村內東、南、西三個區域。“淘寶村”主要是經營服飾產品,通過淘寶平臺,借助商家的業務和關系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 商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