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鎮靖古城整體概況
- 2、白文煥紀念館位于哪兒
- 3、白文煥白文煥紀念館
- 4、白文煥影視資料
鎮靖古城整體概況
1、鎮靖古城位于陜西省靖邊縣張家畔,距縣城中心約8公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最初由夏州節度使李佑所建,原名烏延城。這座古城見證了長安至夏州古道的繁忙,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
2、鎮靖古城,坐落在自然環境優美的地方,四周環繞著清澈的河水。東蘆河從城東流過,轉向北,而西蘆河則從城西流經,轉向東北,兩河在中山臺交匯后匯流至城外。城內地形獨特,半山半灘,西山寨子位于城西,城墻沿著山勢高聳入云,是理想的偵察和防守據點。
3、鎮靖古城內設施齊全,設有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且靖邊縣城通往楊米澗、大路溝的班車途徑此地。這座古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72年,明朝時期,延綏巡撫余子俊在此駐守,城周長2150米,高7米,四門有序,西城墻與明長城相連,西峰巍峨。歷經多次修繕,如明隆慶到萬歷年間和1809年洪水后的重建。
4、如今的靖海,碧水環繞,風力和火力發電共同照亮這片土地,沉睡的古城在新時代的光芒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5、靖寧古城位于 *** *** 自治區昌吉 *** 自治州奇臺縣的老奇臺鎮。靖寧城原為準噶爾游牧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奇臺堡,駐管糧巡檢及滿營官兵。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置奇臺縣,擴建舊堡,賜名“靖寧”,并駐有知縣等官員,隸屬于鎮西府。咸豐三年(1853年),靖寧城改隸迪化直隸州。
白文煥紀念館位于哪兒
1、白文煥紀念館(白文煥故居)位于靖邊縣城以南6公里的老縣城——鎮靖城,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占地近1200平方米,其居住過的3孔窯洞現仍保存完好。多年來,靖邊縣一直將白文煥故居作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保護。
2、位于中國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鎮靖鄉的白文煥紀念館,是一處承載著歷史與文化記憶的場所。該紀念館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白先生生前居住的3孔窯洞,建于清朝同治年間,歷經歲月洗禮,依然保持著原有的風貌,展現了白文煥先生的生活痕跡。
3、白文煥紀念館坐落于榆林市靖邊縣鎮靖鄉,占地近1200平方米,白先生生前居住過的3孔窯洞始建于清同治年間,現仍保存完好。紀念館總面積165平方米,館內展出內容分為8大部分,共展出各類珍貴圖片118幅、圖畫11張、實物6件,由保定市委、市 *** ,曲陽縣委、縣 *** 共同出資雕刻了白文煥塑像。
4、城西則是靖邊縣的教育與文化圣地,白文煥紀念館和惠中權舊居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教育價值,讓人們在游覽中深化對當地歷史和文化的理解。總的來說,鎮靖古城是一座融合了歷史、文化與生態的旅游勝地,無論是探尋歷史遺跡,還是享受大自然的寧靜,都能在這里找到獨特的體驗。
白文煥白文煥紀念館
1、位于中國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鎮靖鄉的白文煥紀念館,是一處承載著歷史與文化記憶的場所。該紀念館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白先生生前居住的3孔窯洞,建于清朝同治年間,歷經歲月洗禮,依然保持著原有的風貌,展現了白文煥先生的生活痕跡。
2、白文煥紀念館(白文煥故居)位于靖邊縣城以南6公里的老縣城——鎮靖城,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占地近1200平方米,其居住過的3孔窯洞現仍保存完好。多年來,靖邊縣一直將白文煥故居作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保護。
3、白文煥紀念館坐落于榆林市靖邊縣鎮靖鄉,占地近1200平方米,白先生生前居住過的3孔窯洞始建于清同治年間,現仍保存完好。紀念館總面積165平方米,館內展出內容分為8大部分,共展出各類珍貴圖片118幅、圖畫11張、實物6件,由保定市委、市 *** ,曲陽縣委、縣 *** 共同出資雕刻了白文煥塑像。
白文煥影視資料
在2011年10月,一部以白文煥為原型的30集電視劇《陜北漢子》在中央八套和陜西衛視的黃金時段同步熱播。這部電視劇中,侯勇飾演的白文煥角色備受矚目,劇照展現了他豐富的形象。(電視劇《陜北漢子》劇照鏈接省略)白文煥是榆林市備受尊敬的愛國民主人士,他的歷史足跡遍布不凡的革命歲月。
電視劇《陜北漢子》是由侯勇、詠梅、杜源、范雨林、雷漢和徐婕兒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陜北哥老會龍頭大爺白文煥,帶領哥老會為窮人伸張正義、支援革命的故事。
在劇中,仇永力飾演的角色井岳秀,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是陜北鎮守使井勿幕的弟弟,曾與白文煥合作,允許楊虎城的軍隊返回陜北三邊進行整頓。盡管他在劇中的戲份不多,但他卻被劇集內容和其深遠的歷史背景深深吸引。
歷史中是存在這三個縣的。在陜北,有文出兩川,武出三邊之說。兩川就是指我們延川和宜川了,兩川自古出文人,屬于延安市。三邊地區原來都算是陜北的“邊疆”了,古代時候戰亂比較多,所以出了很多武將。現在只有定邊和靖邊這兩個縣了,都屬于榆林市。安邊縣后撤縣改為安邊鎮,區域并入定邊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