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完整詩句與釋義
此生也算共白頭的完整詩句是:“忽有故人心上過,回首山河已是秋,兩處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這句詩源自網絡,寓意深刻,它描述了當人們從故人的心中經過,留下的只是淡淡的痕跡,回首時卻發現時光已逝,歲月如梭,兩個相隔遙遠的人,在飄雪的日子里相互思念,雪花落在他們的頭上,仿佛一同走到了白發蒼蒼的晚年。
2. 全詩與背景
全詩為:“忽有故人心上過,回首山河已入冬,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白頭若是雪可替,世間何來傷心人,此時若有君在側,何須淋雪作白頭。” 這首詩描繪了一對分隔兩地的戀人,在漫長的等待中,彼此思念,渴望相聚,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希望彼此能共度難關,一同白頭。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的意思
1. 原文與釋義
這句詩出自唐代李白的《白頭吟二首(其一)》,原文節選:“錦水東北流,波蕩雙鴛鴦,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 意思是:它們寧愿粉身碎翼死在一起,也不愿在空中各自分飛,這里的“綺翼”指的是有文采的翅膀,“分張”指的是分離。
2. 背景與情感
李白在這首詩中,以鴛鴦為喻,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友情的珍視,他認為,即使面臨生死,也不愿與心愛的人分離。
白頭吟李白原文賞析在線翻譯解釋
譯文與賞析
《白頭吟》的譯文為:“錦江之水潺潺流向遠方,水波蕩漾,一對鴛鴦在水波蕩漾處快樂相伴,它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一個家在長安,一個家在芳草迷漫處,但彼此心心相許,寧愿共死也不忍分離,此時阿嬌失寵了,長門宮前無限凄涼,她常常愁苦地獨坐到天黑。”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愛情的美好和凄涼,展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命運的無奈。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1. 原文與釋義
這句詩出自唐代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意思是: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我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2. 背景與情感
這首詩表達了李白對好友王昌齡的關切和思念之情,王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李白得知后,心中充滿了憂慮和擔憂,于是寫下這首詩,表達了對好友的深情厚誼。
我國古代有哪些出名怨婦詩?
1. 《詩經》中的怨婦詩
《詩經》中的《國風衛風伯兮》、《行路難》等作品都展現了古代婦女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對命運的不甘屈服。
2. 唐代怨婦詩
唐代沈如筠的《閨怨》、李白的《春思》等詩,都描繪了怨婦的孤獨和苦楚。
3. 卓文君的《白頭吟》
卓文君的《白頭吟》是古代怨婦詩中的經典之作,表達了女子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命運的無奈。
賞析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 詩句賞析
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思念與憂慮之情,詩人將自己的憂愁之心寄托給明亮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送到夜郎的西邊。
2. 情感表達
這句詩中的“愁心”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還有對友情的珍視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