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我們的免疫系統是如何“守疆護土”的?
- 2、病毒是如何進入細胞的?
- 3、流感病毒一旦入侵人體,身體細胞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 4、既然一些細胞戰勝不了病毒,那么能不能用病毒攻擊病毒?
- 5、吞噬細胞把病毒吞噬后將其轉化為營養物質?
- 6、世界上真的存在吞噬病毒的生物嗎?
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我們的免疫系統是如何“守疆護土”的?
第一道防線 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
抗體維持時間 人體免疫系統針對病毒產生的抗體有的可以維持終生,有的則有時間限制。而且同樣用疫苗,產生抗體的幾率也不同。這一點在乙肝方面特別明顯。如有的人使用乙肝疫苗后很快會產生抗體并維持很多年。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
病毒是如何進入細胞的?
1、病毒入侵的細胞往往有這種病毒的受體,入侵時,病毒先與細胞上的受體結合,然后再由細胞胞吞作用進入,或病毒包膜和細胞質膜融合進入。一般病毒均需脫殼,即脫去蛋白質衣殼露出核酸,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復制。
2、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環節主要是:吸附、融合、逆轉錄、整合、轉錄、翻譯、組裝、出芽及成熟等過程,理論上,阻斷病毒復制周期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實現抗病毒目的。
3、病毒侵染宿主細胞時,首先是吸附在宿主細胞表面,然后將核酸注入到細胞內部,衣殼則留在外面。核酸進入宿主細胞以后,就利用宿主細胞內的物質,復制出子代病毒的核酸,并合成子代病毒衣殼的蛋白質。
4、人體就會自動產生免疫反應,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來中和、吞噬、消滅病毒。但如果此時人體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就非常容易在人體細胞中存活和繁殖,“攻城略地”之后進入人體血液循環,各種癥狀就隨之出現。
5、病毒進入細胞分為幾個過程:先通過病毒尾部絲狀腳吸附于細胞,然后病毒將自己的基因注入細胞內,通過細胞的有機物合成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質外殼,再在細胞內組裝成病毒。
6、病毒侵染細胞,包括吸附,注入,合成,裝配,釋放五個過程。
流感病毒一旦入侵人體,身體細胞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1、效應B細胞→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吞噬細胞吞噬消化。
2、所以它要通過入侵其他動物的細胞來“繁衍”后代。
3、流感病毒進入人的身體后(通常通過眼睛、鼻子、嘴巴),流感病毒開始劫持人體鼻子和喉嚨中的細胞,以便自我復制增殖。病毒數量的指數級增加引起身體免疫系統的強烈反應。免疫系統增殖白細胞、抗體等物質消除威脅。
4、免疫反應:感染后,人體免疫系統會啟動自身防御機制,產生免疫反應,包括產生抗體、活化細胞成分等,確保身體能夠抵御甲流病毒的侵襲。
5、感應階段 這一階段與體液免疫的感應階段基本相同。反應階段 T 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應T細胞。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小部分T細胞成為記憶細胞。
6、但是,少數病毒會直接刺激淋巴b細胞,使b細胞增殖 分化,形成漿細胞(效應b細胞)和記憶細胞,再由漿細胞(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抗體和病毒結合。
既然一些細胞戰勝不了病毒,那么能不能用病毒攻擊病毒?
這個要看具體情況吧 如果是裸病毒,需要被宿主細胞上的受體識別,然后被攝入,這種酒進不去死細胞了。如果有包膜的話,病毒包膜與宿主細胞膜融合進入細胞,這樣的話,應該死細胞也能進去。
病毒并沒有細胞壁,沒有細胞膜,這從結構上就決定了不能像殺細菌那樣去殺病毒。所以病毒只能通過抑制的方式進行控制,阻止復制,阻止傳播。但是它已經整合到人的基因上去了,很難徹底消滅。
所以,對于病毒來說,有利的進化方向并不是毒性強,而是毒性稍弱,讓宿主不至于短時間死亡,再者傳染性強,可以幫助病毒傳播。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有利的演化就是:病毒演化出專門攻擊免疫細胞。
所有這些病毒蛋白質都是異己的蛋白質,對于任何一種異己的蛋白質,機體都有可能產生專門針對它的抗體。因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群,個體體內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針對病毒的抗體。
病毒一般只能侵染特定的靶細胞,這是由它能夠與特定的靶細胞受體結合的結構所決定的。通俗的說,病毒本身的特點決定它能與哪些蛋白質分子結合,如果靶細胞的受體與之相同,它就具有侵染性,如果不同,一般是無法侵染的。
吞噬細胞把病毒吞噬后將其轉化為營養物質?
1、在兩種過程中主要涉及四種細胞,B淋巴細胞、T助細胞和T毒細胞。
2、蛋白質代謝也可采用一邊結合學生自身實際,一邊總結細胞中氨基酸的來源與去路的方式進行教學,最后,把學生討論的結論歸納為教材中表解的形式。
3、微觀的細胞表面像海面一樣,不是靜止不動的,突然海面掀起一股巨浪,就會把人給吞噬掉。這就類似于細胞巨胞飲吞噬病毒一樣,細胞表面突然“涌動一股巨浪”(細胞生物學稱之為ruffle),將病毒吞噬。
4、巨噬細胞將抗原吞噬后,經過消化處理,會將抗原的抗原決定簇暴露并釋放出來,并呈遞給T細胞。因此,巨噬細胞呈遞給T細胞的是抗原的抗原決定簇,即抗原表面獨有的蛋白質。不是把抗原本身或別的呈遞給T細胞。
世界上真的存在吞噬病毒的生物嗎?
1、實際情況恰恰相反,自然界還真的存在以病毒為食的生物。根據外媒報道,近期《微生物學前沿》期刊上出現了一篇微生物領域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美國一個微生物研究團隊在美國緬因州的海灣地區進行樣本采集工作。
2、根據研究一種叫皮膽蟲的原生生物體內含有大量的病毒,有可能就是將病毒作為食物吞噬進了體內。皮膽蟲在吃細菌的時候因為進食的口器并不是很大,所以吞噬細菌非常的麻煩,而病毒卻要小很多,吃起來就容易多了。
3、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病毒的天敵,所以不會被吞噬,里面有很好的抗性。
4、可以說是病毒是無孔不入的,基本上所有的生物都會被病毒所感染,不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病毒也是有天敵的。
5、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就是高溫。所以我們吃東西時,盡量煮熟再吃,這樣可以消滅病毒。要多曬太陽,高溫紫外線也可以殺死病毒。